NAT技术与ARP协议
私有IP地址
之前我们讨论了, IPv4协议中,IP地址数量不充足的问题 NAT技术当前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主要手段,是路由器的一个重要功能; NAT能够将私有IP对外通信时转为全局IP。也就是就是一种将私有IP和全局IP相互转化的技术方法; 很多学校, 家庭, 公司内部采用每个终端设置私有IP,而在路由器或必要的服务器上设置全局IP; 全局IP要求唯一,但是私有IP不需要;在不同的局域网中出现相同的私有IP是完全不影响的;
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私有IP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。
网络地址转换 NAT
网络地址转换NAT 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) :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,安装了NAT软件的路由器叫NAT路由器,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。
NAT路由器将源地址从10.0.0.10替换成全局的IP 202.244.174.37; NAT路由器收到外部的数据时,又会把目标IP从202.244.174.37替换回10.0.0.10; 在NAT路由器内部,有一张自动生成的,用于地址转换的表; 当 10.0.0.10 第一次向 163.221.120.9 发送数据时就会生成表中的映射关系;
网段划分
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,网络号和主机号
网络号: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; 主机号:同一网段内,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,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;
不同的子网其实就是把网络号相同的主机放到一起,如果在子网中新增一台主机,则这台主机的网络号和这个子网的网络号一致,但是主机号必须不能和子网中的其他主机重复。通过合理设置主机号和网络号,就可以保证在相互连接的网络中,每台主机的IP地址都不相同。
手动管理子网内的IP,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。有一种技术叫做DHCP,能够自动的给子网内新增主机节点分配IP地址,避免了手动管理IP的不便。一般的路由器都带有DHCP功能。因此路由器也可以看做一个DHCP服务器。
过去曾经提出一种划分网络号和主机号的方案,把所有IP 地址分为五类,如下图所示:
A类 0.0.0.0到127.255.255.255 B类 128.0.0.0到191.255.255.255 C类 192.0.0.0到223.255.255.255 D类 224.0.0.0到239.255.255.255 E类 240.0.0.0到247.255.255.255
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,这种划分方案的局限性很快显现出来,大多数组织都申请B类网络地址,导致B类地址很快就分配完了,而A类却浪费了大量地址。
分类的IP地址的弱点: 1、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2、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
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,称为CIDR(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): 引入一个额外的子网掩码(subnet mask)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;子网掩码也是一个32位的正整数,通常用一串 “0” 来结尾;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 “按位与” 操作, 得到的结果就是网络号;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划分与这个IP地址是A类、B类还是C类无关;
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,那为什么要分离呢?因为两台计算机要通讯,首先要判断是否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内,即网络地址是否相同。如果网络地址相同,表明接受方在本网络上,那么可以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,否则就需要路由网关将数据包转发送到目的地。
路由
在复杂的网络结构中, 找出一条通往终点的路线;
当IP数据包,到达路由器时, 路由器会先查看目的IP;路由器决定这个数据包是能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,还是需要发送给下一个路由器;依次反复;一直到达目标IP地址;
那么如何判定当前这个数据包该发送到哪里呢?这个就依靠每个节点内部维护一个路由表;可以使用route查看路由表:
路由表的Destination是目的网络地址,Genmask是子网掩码,Gateway是下一跳地址,Iface是发送接 口,也就是网卡,Flags中的U标志表示此条目有效(可以禁用某些条目),G标志表示此条目的下一跳地址是某个路由器的地址,没有G标志的条目表示目的网络地址是与本机接口直接相连的网络,不必经路由器转发;
如果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192.168.45.3
跟第一行的子网掩码做与运算,与第一行的目的网络地址不符 跟第二行的子网掩码做与运算,与第二行的目的网络地址不符 跟第三行的子网掩码做与运算,得到192.168.45.0,正是第三行的目的网络地址,因此从eth1接口发送出去;
如果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202.10.1.2
依次和路由表前几项进行对比,发现都不匹配; 按缺省路由条目,从eth34接口发出去,发往192.168.10.1路由器; 由192.168.10.1路由器根据它的路由表决定下一跳地址;
ARP协议
ARP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,而是一个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协议
ARP协议的作用:ARP协议建立了主机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。
在网络通讯时,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,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;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,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,则直接丢弃;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;不过ARP协议只能用于IPv4,不能够用于IPv6,IPv6中可以用ICMPv6替代ARP发送邻居探索消息!
源主机发出ARP请求,询问 IP地址是172.20.1.2的主机的硬件地址是多少,并将这个请求广播到本地网段(以太网帧首部的硬件地址填FF:FF:FF:FF:FF:FF表示广播); 目的主机接收到广播的ARP请求,发现其中的IP地址与本机相符,则发送一个ARP应答数据包给源主机,将自 己的硬件地址填写在应答包中; 每台主机都维护一个ARP缓存表,可以用arp -a命令查看。缓存表中的表项有过期时间(一般为20分钟),如果20分钟内没有再次使用某个表项,则该表项失效,下次还要发ARP请求来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:
这种缓存可以有效减少ARP包的发送,反之,接受ARP包的主机也可以通过这个ARP包把发送方的MAC地址缓存起来,从而根据MAC地址发送ARP响应包给发送端主机,并作为响应,因此在接收主机缓存MAC地址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。
MAC地址的缓存是有期限的,超过这个期限,缓存的内容将被清除,这使得MAC地址与IP地址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,也依旧能够将IP数据报正确的发给目标地址。
ARP包格式:
硬件类型指链路层网络类型,1为以太网;
上层协议类型指要转换的地址类型,0x0800为IP地址;
HLEN:MAC地址的长度 = 6 (字节);
PLEN:IP地址的长度 = 4 (字节);
操作码 : 该字段为1表示ARP请求,op字段为2表示ARP应答。
IP地址和MAC地址缺一不可
如图所示,主机A想要发IP数据报给主机B的时候必须经过路由器c,即使主机A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,,由于路由器会隔断两个网络,还是无法实现从主机A直接发送到主机B,此时主机A必须先把数据报发送给路由器C的MAC地址C1:
在以太网上发送IP数据包的时候,“下一次要经过那个路由发送数据包” 这一信息非常重要,而这里的“下一个路由器” 就是相应的MAC地址。由此看来IP地址和MAC地址缺一不可,将这两个地址关联起来就形成了ARP协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