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m

一枚野生程序员~

  • 主页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  • 关于
所有文章 工具

Tim

一枚野生程序员~

  • 主页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  • 关于

HotSpot JVM类型以及编译模式

阅读数:次 2019-10-25
字数统计: 1.7k字   |   阅读时长≈ 5分

Java是编译型还是解释型语言

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:Java 的源代码,通过Javac编译成为字节码,然后在运行时通过Java 虚拟机内嵌的解释器将字节码转换成为最终的机器码。但是常见的 JVM,比如我们大多数情况使用的 Oracle JDK 提供的 Hotspot JVM,都提供了 JIT(Just-In-Time)编译器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动态编译器,JIT 能够在运行时将热点代码编译成机器码,这种情况下部分热点代码就属于编译执行,而不是解释执行了。

那么什么样的代码算是热点代码呢?被多次调用的方法和被多次执行的循环体都属于热点代码!

编译型语言:把做好的源程序全部编译成二进制代码的可运行程序。然后,可直接运行这个程序。如C/C++
解释型语言:把做好的源程序翻译一句,然后执行一句,直至结束! 如Python

结论:很显然,Java是解释型的语言,因为虽然Java也需要编译,编译成class文件,但是class文件并不是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,而是字节码,最终还是需要 JVM的解释,才能在各个平台执行,这同时也是Java跨平台的原因。所以直接从定义上来说Java属于解释型语言!

三种编译模式

Java 虚拟机启动时,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对运行模式进行选择。 比如,指定”-Xint”,就是告诉 JVM 只进行解释执行,不对代码进行编译,这种模式抛弃了JIT可能带来的性能优势。毕竟解释器(interpreter)是逐条读入,逐条解释运行的。与其相对应的,还有一个”-Xcomp”参数,这是告诉 JVM 关闭解释器,不要进行解释执行,或者叫作最大优化级别,但是这种模式未必是高效的。”-Xcomp”会导致JVM 启动变慢非常多,同时有些 JIT 编译器优化方式,比如分支预测,往往并不能进行有效优化。

1、只进行解释执行:-Xint
-Xint标记会强制JVM执行所有的字节码,当然这会降低运行速度,通常低10倍或更多。

2、关闭解释器:-Xcomp
JVM在第一次使用时会把所有的字节码编译成本地代码,从而带来最大程度的优化。这听起来不错,因为这完全绕开了缓慢的解释器。然而,很多应用在使用-Xcomp也会有一些性能损失,当然这比使用-Xint损失的少,原因是-xcomp没有让JVM启用JIT编译器的全部功能。JIT编译器在运行时创建方法使用文件,然后一步一步的优化每一个方法,有时候会主动的优化应用的行为。

3、混合模式:-Xmixed
解释执行+JIT

通过下图也可以对比出这三种启动方式的速度:

JDK9的AOT

通过 AOT(Ahead-of-Time Compilation), 编译代码加快应用程序启动,因为虽然这种代码通常比JIT 编译代码慢,但是却比解释代码快很多倍。此外,因为加载和绑定AOT编译代码的时间通常比检测和动态编译一个重要方法的时间少,所以能够在程序执行的早期达到那样的性能。类似地,交互式应用程序可以很快地从本地代码中获益,无需使用引起较差响应能力的动态编译。

只有在执行代码引用类的时候才加载该类。因为是在程序执行前进行AOT 编译的,所以编译器无法预测加载了哪些类。就是说编译器无法获知任何静态字段的地址、任何对象的任何实例字段的偏移量或任何调用的实际目标,甚至对直接调用(非虚调用)也是如此。虽然AOT是有好处的,但是缺少关于静态、字段、类和方法的信息意味着严重限制了 Java 编译器中优化框架的大部分功能。这实际上限制了Java 语言本身的动态特性,牺牲了平台无关性和代码!

mark

JVM的server/client型

现在的JVM运行Java程序(和其它的兼容性语言)时在高效性和稳定性方面做的非常出色。自适应内存管理、垃圾收集、及时编译、动态类加载、锁优化等等。在运行时,JVM会不断的计算并优化应用或者应用的某些部分。

有两种类型的 HotSpot JVM,即”server”和 “client”。服务端的VM中的默认为堆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以及一个并行的垃圾收集器,并且在运行时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代码。客户端的VM更加保守一些,这样可以缩短JVM的启动时间和占用更少的内存。 从J2SE 5.0开始,当应用程序启动时,启动程序可以尝试检测该应用程序是否在”服务器级”计算机上运行,如果是,则使用JavaHotSpotServer虚拟机(服务器VM) 而不是JavaHotSpot客户端虚拟机(客户端VM)。目的是即使没有人配置VM来反映它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,也可以提高性能。通常,服务器VM的启动速度比客户端VM的启动速度慢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运行速度会更快。

在Java SE 6中,如果在运行Solaris或Linux的i586或Sparc 32位计算机上启动应用程序时-server-client指定也未指定,则将进行服务器类型检测 。如下表所示,默认情况下,i586 Microsoft Windows平台使用客户端VM。其余的Sun支持的平台仅使用服务器VM:
https://docs.oracle.com/javase/6/docs/technotes/guides/vm/server-class.html
参考下表:x表示默认的虚拟机类型 - 表示 这个平台没有提供客户端VM
mark

如何验证这个表呢?
mark

以windows版本的来看(Linux的JDK9是我刚才安装的)输出显示的是Java版本号(1.8.0_231)和JRE确切的build号(1.8.0_231-b11)。我们也可以看到JVM的名字(HotSpot)、类型(client)和build ID(25.231-b11))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知道JVM以混合模式(mixed mode)在运行,这是HotSpot默认的运行模式,意味着JVM在运行时可以动态的把字节码编译为本地代码。

赏

谢谢你请我喝咖啡

支付宝
微信
  • 本文作者: Tim
  • 本文链接: https://zouchanglin.cn/1934507167.html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  • JavaSE
  • JVM
  • 编程语言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异常处理与资源释放
探究MySQL锁机制
  1. 1. Java是编译型还是解释型语言
  2. 2. 三种编译模式
  3. 3. JDK9的AOT
  4. 4. JVM的server/client型
© 2017-2021 Tim
本站总访问量次 | 本站访客数人
  • 所有文章
  • 工具

tag:

  • 生活
  • Android
  • 索引
  • MySQL
  • 组件通信
  • Nginx
  • JavaSE
  • JUC
  • JavaWeb
  • 模板引擎
  • 前端
  • Linux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Docker
  • C/C++
  • JVM
  • 上传下载
  • JavaEE
  • SpringCloud
  • Golang
  • Gradle
  • 网络安全
  • 非对称加密
  • IDEA
  • SpringBoot
  • Jenkins
  • 字符串
  • vim
  • 存储
  • 文件下载
  • Mac
  • Windows
  • NIO
  • RPC
  • 集群
  • 微服务
  • SSH
  • 配置中心
  • XML
  • Chrome
  • 压力测试
  • Git
  • 博客
  • 概率论
  • 排序算法
  • 分布式
  • 异常处理
  • 文件系统
  • 哈希
  • openCV
  • 栈
  • 回溯
  • SpringCore
  • 流媒体
  • rtmp
  • 面向对象
  • Vue
  • ElementUI
  • 软件工程
  • 异步
  • 自定义UI
  • ORM框架
  • 模块化
  • 交互式
  • Jsoup
  • Http Client
  • LRUCache
  • RabbitMQ
  • 消息通信
  • 服务解耦
  • 负载均衡
  • 权限
  • 多线程
  • 单例模式
  • Protobuf
  • 序列化
  • Python
  • m3u8
  • 堆
  • 二叉树
  • 自定义View
  • 观察者模式
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线程池
  • 动态扩容
  • 高可用
  • GC
  • ffmpeg
  • SpringMVC
  • REST
  • Redis
  • 缓存中间件
  • UML
  • Maven
  • Netty
  • 高性能网络
  • IPC通信
  • IO
  • Stream
  • 发布订阅
  • SQLite
  • Hash
  • 集合框架
  • 链表
  • Lambda
  • 汇编语言
  • 组件化
  • Router
  • 开发工具

    缺失模块。
    1、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.2
    2、在博客根目录(注意不是yilia-plus根目录)执行以下命令:
    npm i hexo-generator-json-content --save

    3、在根目录_config.yml里添加配置:

      jsonContent:
        meta: false
        pages: false
        posts:
          title: true
          date: true
          path: true
          text: false
          raw: false
          content: false
          slug: false
          updated: false
          comments: false
          link: false
          permalink: false
          excerpt: false
          categories: false
          tags: true
    

  • 思维导图
  • PDF工具
  • 无损放大
  • 代码转图
  • HTTPS证书